「我逃亡了大半個地球,才學會什麼是愛,什麼又是命運和抉擇……」
比《群》更厚的史詩大作!強尼戴普演出的真實人生!
我曾是在海洛因中失去理想的革命份子,
在犯罪中失去操守的哲學家,
在重刑監獄中失去靈魂的詩人。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從一個女人、一個城市、一點運氣開始。
本書是葛雷哥里.羅伯茲的自傳式小說,他從一個大學裡最年輕的哲學與文學講師,淪落為黑獄重刑犯,在穿越兩座機槍塔後,從澳洲看守最嚴密的監獄逃脫,偷渡至孟買──儘管潮濕、悶熱、熙攘擁擠,但能讓他在人間蒸發的城市。
帶著假名字、假護照和不可告人的過去,他在印度導遊的帶領下進入孟買底層社會,和乞丐、妓女、苦修聖者、演員、士兵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逃亡者一起,在這個城市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他將成為第一個住進貧民窟的白人,憑著一只急救箱,當起受人敬重、無執照但免費的醫生;
他將愛上孟買,這個空氣中瀰漫著酸腐和甜膩、自由和狂野的城市,隨處可見收賄的警察、主持公道的黑幫、有組織的遊民、大剌剌攬客的妓女、從香菸檳榔到毒品都賣的攤販,以及人人臉上毫不吝惜的笑容;
他將學習用印度語、孟拉語和當地人溝通,並因言談間使用了bear hug(熊抱)這個英文比喻,而榮獲一隻母熊的擁抱;
他將從偏僻村落的老嬤嬤口中,得到「項塔蘭」這個名字,印度語意為「和平之人」,那時還沒人知道他其實是個惡名昭彰的通緝犯;
他將邂逅美麗的卡拉,一個擁有聰明、秘密和湖水綠眼眸的女人,讓人在她身上尋找天使翅膀的同時,也看見魔鬼的犄角。他會為她奉獻一切,包括性命在內;
他將視哈德汗為第二個父親。哈德汗是孟買家喻戶曉的黑幫老大、聖人暨哲學家,與許多藝術家、企業家、政治人物交好,並在清真寺開講神學和倫理學,吸引各宗教的學者和學生慕名而來。透過哈德汗,他被黑幫吸收,認真上課學習各種「專業」,包括如何洗錢、偽造護照、走私黃金、販賣軍火等,甚至加入了寶萊塢電影圈、穆斯林游擊隊,同時,也一步步陷入謎團與陰謀的夾纏中……。
《項塔蘭》以作者斑斕傳奇的親身閱歷為基礎寫成,揭露了光怪陸離的人生風景,探討罪與罰、愛與背叛、熱情與救贖等終極的人生課題。小說內容經多次易稿,手稿兩度在獄中毀去,前後書寫時間超過十年,始完成這部厚達千頁、卻令人難以釋卷的文壇藝術傑作。
此書出版後,立刻橫掃書市,同時登上英、美、澳、義各地暢銷排行榜,至今仍居高不下。
作者簡介
葛雷哥里.羅伯茲(Gregory David Roberts)
葛雷哥里.羅伯茲出生於澳洲墨爾本,他的「真實經歷」比任何小說都更具傳奇色彩,從學生時代就是個激進的運動份子,活躍於各種反戰、反法西斯、反政府組織,深信自己可以改變世界。優異的天賦,使他成為大學中最年輕的哲學和文學講師,卻在25歲婚姻破裂,失去妻子,更失去五歲愛女的監護權。他選擇用海洛因來填補生命中乍然到來的空洞,從一個理想主義者墮落為毒蟲。
上癮的需求逼使他拿著仿造手槍,以全套西裝打扮、溫和的談吐、禮貌的舉止,去搶劫銀行,因而獲得「紳士大盜」(The Gentleman Bandit)的封號。被捕後,24次的搶劫紀錄換來19年徒刑。兩年半後,葛雷哥里.羅伯茲於光天化日下逃出澳洲最戒備森嚴的重刑監獄,短暫停留紐西蘭,然後流亡印度。
這段長達八年的印度流亡歲月,便成了《項塔蘭》最真實的藍本。1991年他在德國被捕,決心坦然面對過去,入獄服刑。1997年獲釋出獄後,他著手寫下《項塔蘭》這部厚達千頁的自傳式小說,2003年出版後一鳴驚人,使他成為專職暢銷作家。
葛雷哥里目前定居孟買,每個月除了看上千封的讀者來信之外(其中有九成是詢問小說中那位有著湖水綠眼睛的女人,如今身在何方),主要協助民間團體為當地貧乏的醫療服務貢獻心力。同時繼續將自己如夢似戲的人生,寫成下一部小說。
作者官方網站:www.shantaram.com/,首頁那張帥氣威猛的照片,正是作者在孟買街頭和朋友騎著重型機車逛大街的景象,但別誤會,他們不是要去幹架,而是去幫一個慈善團體募款。
影片連結:tw.youtube.com/watch?v=PoP5vvTU4oU,作者概略介紹本書內容。
譯者簡介
黃中憲
1964年生,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專職翻譯。譯有《歷史上的大暖化》、《成吉思汗》、《貿易打造的世界》、《破解古埃及》、《蒙娜麗莎五百年》、《法老王朝》等書。
...Continua 這本書裡我喜歡作者描述印度底層和阿富汗戰爭的部分,這是我們很少知道的世界,殘酷的程度實在是我無法想像的。
這本書提到很多哲理,這也是我不太滿意的地方。不是不認同這些哲理,而是覺得寫的太虛了。主要可能是作者的寫法問題。作者常用很多排比,問題也在這裡。適當的使用排比,會有加分效果,過度使用,會讓人反感。很多地方其實只要簡單幾句直述就可以了,而作者偏偏就用了排比,這樣的作法反而讓人覺得矯情。另外,作者對於很多哲理和想法寫得很白,實在很可惜,我覺得有些地方可以在含蓄一點,讓讀者自己去體會,也許效果更好。
我很喜歡這本書!
我覺得最棒的部分在於 作者對印度孟買的環境描述
他寫出了最底層的社會 一個觀光客不一定會看到的地方
有最道地的孟買人 也有融入當地的外國人
底層社會的骯髒 混亂 卻也充滿人情
對我而言 就像是一齣劇有著非常詳盡 華麗的背景布幕
身為一本小說,它實在非常哲學,不僅討論了善與惡、自由、愛與信仰,當然還有…人生態度以及存在的意義。
「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和其它故事一樣,從一個女人、一個城市、一點運氣開始。 」整本書是主角從澳洲逃獄至印度孟買後一連串匪夷所思的遭遇,從人生地不熟,後來融入成外白內黑以孟買為靈魂的印度人。故事線雖然拉得很長,有時歡樂溫馨,有時也不禁為其中的殘酷和血腥皺起眉頭,但因為活靈活現的人物,令人對情節記憶深刻。
我想我會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大概是…關於選擇。人生有著一連串的選擇,永遠不會知道選這個放棄那個,或選那個放棄這個,後來會導致什麼不相同的結果,時常也無從後悔 (或者說,後悔也沒用)。項塔蘭裡面主角的”林”,人生的轉變與境遇是那麼的不可思議,有時候就是衝著那麼一個直覺、一股氣、一份愛或甚至不知道為什麼就勇往直前,雖然有些行為看來也許有點爭議,但作者在書裡也不隱藏的寫出了善行內藏的那份別有用心和惡行背後的另有苦衷。跟著林的遭遇,不斷讓讀者和他一起思考著命運及選擇,還有所謂的對與錯。
另外一個原因是主角對於生離死別、多桀經歷後,始終不滅的那份衝勁、正面的態度以及對人性的信任。其實從書裡可以感覺到他的滄桑,這並不是個主角威能且陽光到不行的故事,反而因為對黑暗的刻畫、因失敗所承受的打擊、還有一蹶不振想死的念頭,更突顯最後帶著他撐過去的那份決心跟勇氣,也更顯得真實。
...Continua